Ideas And Tips Planet

Blog Tips Google Promotion Adsense

Google

Thursday, May 22, 2008

订阅博客,精彩内容不再错过:阅读器订阅 邮件订阅

今日焦点-封面故事:天将降大任于中国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留言!

如果您不能正常浏览此邮件,请点击:www.ftchinese.com/sc/dailyemail
"今日焦点"精彩内容如下:
FT中文网今日推荐
读者:张涛
读者张涛:"殷忧启明,多难兴邦"。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强大的韧性,来应对一切突如其来的事件,但是每一次事件又不禁使我们扪心自问,作为社会的一员,究竟如何来修冶自身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也将放松价格管制
英国《金融时报》席佳玲(Kathrin Hille)台北报道
以提振岛内需求,抵消原材料、能源及粮食价格飞涨的影响
FT每日英语
英国《金融时报》舍赫拉查德・达内什库(Scheherazade Daneshkhu)、佩吉・霍林格(Peggy Hollinger)巴黎报道
今日要闻
日本首相表示,东京将任命一名驻东盟大使
英国《金融时报》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东京报道
原因是资本支出和国内消费放缓
英国《金融时报》林赛・维搏(Lindsay Whipp)东京报道
经合组织和联合国一份报告称,粮价已达"较高的稳定水平"
英国《金融时报》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伦敦报道
花旗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当年选择普林斯方案"有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弗朗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 Guerrera)纽约报道
因成本飚升,且消费者开始青睐小型车
英国《金融时报》约翰・里德(John Reed)伦敦报道
全球航空业危机加深
英国《金融时报》凯文・多恩(Kevin Done)巴黎报道
世界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格罗斯将所持按揭债务增至目前水平的近3倍
英国《金融时报》德博拉・布鲁斯特(Deborah Brewster)纽约报道
预计将对这家银行的文化和行为提出批评
英国《金融时报》舍赫拉查德・达内什库(Scheherazade Daneshkhu)、佩吉・霍林格(Peggy Hollinger)巴黎报道
这种药物据信能提高大脑表现
英国《金融时报》克莱夫・库克森(Clive Cookson)报道
新闻聚焦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杨海宇:中国汶川地震带来沉重的社会话题,如何保护好那些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国际经验表明,在自然灾害中,儿童面对的不仅仅是医疗、食品和温暖的问题,还有包括暴力和虐待在内的一系列的人为和意外威胁。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杨海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5月22日,中国各地市场化报纸除了报道所在地政府和人民援助救助灾民外,也开始将笔墨用在一些不"和谐"的话题上:善款使用监督、学校建筑质量标准、救灾帐蓬去向等。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谢坚: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一个老问题总是不断被提起:捐钱数额是否等于企业社会责任?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捐赠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懒方式──随着捐钱数额上了新闻,企业便万事大吉。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谢坚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吴钉:国际原油价格创出每桶135美元新高,继续管制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将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正视高油价的现实,理顺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吴钉
专栏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对高油价忧心忡忡的人终于听到一些好消息:一些亚洲经济体正考虑缩减补贴。但要真正抑制需求,中国印度这两个亚洲油耗"大户"必须配合。问题是,它们会吗?
评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全球经济开放是西方最大的经济政策成就。如果在其他人最终转向自己的时候,西方却转身背对这个世界,那么这将成为一出悲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特稿
FT中文网撰稿人黄佟佟:面对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外地精英们能做的实际工作就是捐钱,但围绕捐钱展开的相互争吵甚至攻击却实属于人无益,于事无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黄佟佟
FT中文网撰稿人王璞:明星做慈善已成惯例,此次四川地震后数位演艺明星当晚即率先捐款,有捐款较少者迫于舆论压力追加捐款,而低调捐款者更被不知情者斥责。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王璞
通过扩大内需及转向欧盟和其它新兴国家,亚洲国家的出口保持健康增长。只要该地区的主要货币继续协同变动,就不会过分影响其出口竞争力。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拉斐尔・曼代(Raphael Minder)
专栏作家凯恩:《你体内的鱼》一书指出:生命来自于海洋,并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演化出鱼形的动物。它们当中的一些物种登上了陆地,只为避开同期的掠食类动物;另一些物种则在硬骨演化成形之前变生出坚硬的牙齿,以便更好地撕咬和分解猎物。所有的哺乳类器官都可以溯源到这些鱼类的类似器官。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艾伦・凯恩(Alan Cane)
读者来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孟龙
读者:zhiqianghui
读者:党毅浩
读者:丁燕
读者:张殊
读者:张宏峰
读者:Crystal
读者:白静(成都)
读者:sjyandlulu
读者:Meng Qin
关于本电子邮件:
您收到本邮件是因为您在注册FT中文网的会员时,选择订阅了"今日焦点"。如果您觉得您的朋友可能对本邮件的内容感兴趣,请转发本邮件,并鼓励他们进行会员注册。
©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5.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